分類目錄
科學與人文在戴海龍博士身上找到完美平衡 【Science, Humanities, and Professionalism】

撰文/ 呂博雅

 

2014全球集思論壇深度工作坊教育場16日邀請到美國天普大學副校長戴海龍,帶領來自各地代表進行一場科學、人文及教育的思辨。

 

戴海龍博士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系,是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經擔任賓州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美國天普大學科技學院院長,現在擔任天普大學副校長。戴海龍博士在其研究領域表現突出,曾多次獲得學界的獎項肯定,是傑出的科學家。

 

但戴海龍博士同時還是個指揮家,擔任費城華聲合唱團指揮近二十年,更曾多次指揮過大型交響音樂會。中外學界不乏喜歡音樂的科學家,但能夠像戴海龍博士一樣站上大舞台拿起指揮棒指揮大型合唱團及交響樂團的,可是寥若晨星。科學與人文看似衝突,但在戴海龍博士身上卻找到完美的平衡;博士本人就是兩者成功融合的最佳案例。

 

戴海龍博士認為雖然驅動二十一世紀經濟與社會進步的毫無疑問是科技與全球化,但藝術及人文對生活也同樣舉足輕重,就如同他對熱愛的音樂的註解:「音樂是一種調劑」,人即使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間久了也會感到煩擾,需要另外的東西作為消遣。而這也是發展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IMG_5505

Δ「音樂是種調劑。」

在美國,通識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的在於培養出不僅具生產能力,更具終生學習能力及享受生活能力的公民,這些理念與東方的孔家哲學不謀而合。孔家哲學在亞洲許多地區的高等教育擁有深遠的影響,近年來許多大專院校及教育機構將儒家的哲學融入教育理念,希望培育出具備多元內涵及能力的學生。然而戴海龍博士就此提出了疑問,「在全球化與科技驅使的這個世紀裡,這些大專院校真的達到了通識教育的目的嗎?」指出雖然現今通識教育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實質內容仍然和上半個世紀一樣,沒什麼改變。今日大專院校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是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參與者,而是社會改變的旁觀者,因為大專院校多妥協於既有的課程課綱,對於體制內存在的問題找不到出路根本性解決。另外,戴海龍博士也提到,許多國家通識教育的普及已經威脅到作為現代經濟社會進步基石的職業專業。

 

各地代表就通識教育的適合問題及何謂職業專業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大學及研究所「學歷膨脹」成了討論的焦點。另外,台灣教育的改革問題更是引起廣大的共鳴及回響。一位來自香港的代表分享了香港近幾年開始實施大學大一不分系;就讀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也提到該校的學生也是三年級才開始選系,目的都是為了要讓學生多修習通識教育課程,讓許多台灣學生認真思考台灣大學生所學在職場上的不適用及不被需求是否也能透過實施此策略得到改善。

 

前蘋果電腦執行長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一個能站在科學與人文的交會口、兼容貫通的人才是人才。戴海龍博士跨足科學與音樂兩界的姿態發人深省,讓代表對於人才及教育發展又有了不同的思考。教育的難題並非一日便可改善,但戴海龍博士在深度工作坊的分享已經在代表們的心底激起朵朵浪花。

10562018_676827782406509_1819217469_o

Δ代表認真聆聽戴海龍博士的分享。

DSC09597

 

DSC09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