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第二代座談會已經邁入第十三屆,本次座談會以「交響情人夢,築夢大未來」為主題,邀請到管理學院生涯展服務中心執行長-徐嘉利老師為主講人,和同學們一同探索生涯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活動一開始,座談會發起人游淑芬學姊首先帶領大家玩一個小遊戲。在遊戲中,每個人必須手捧著一只盛滿清水的碗,並將碗放置與腹部同高,繞行活動會場一圈而不能讓水賤灑出來。規則雖然簡單,但第二代們卻發現這其實並不容易完成,因為行走時,常會不自覺將碗越放越高,看不到碗在哪裡使我們失去安全感,雖然知道目標就在前方,但心心惦惦卻是碗中的水有沒有晃動,而使得大家走完一圈,水也去了一些。淑芬學姊說:「其實這是代表一種心境,平常吃飯時我們心情是放鬆的,所以手中的碗不太會掉,這一個遊戲想要傳達給大家的,是希望大家在某些困難的時刻,像是選擇職業時,先讓自己靜下來,把心放定、放靜,不會慌張急躁以後,就更容易達到我們最重要的目標了。」
小遊戲結束後,講座便正式開始。「你真的想要念這個科系嗎?你未來想要做什麼?」徐嘉利老師一開始詢問大家這樣的一個問題。被稱為「網路世代」,從小習慣電子產品存在第二代們,儘管對於網際網路的運用嫻熟無礙,但面對這個資訊爆炸快速變遷的世界,對於未來的想像已經不能像過往社會般狹隘,今日創造的種種「突破」,都可能在短時間被另一個「革新」所取代,各種新型態的工作也因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加上台灣教育的特性,使得年輕人普遍缺乏對於自己潛力和興趣的認識,對於為未來的自己的面貌會是怎麼樣的面貌,常常也是茫然地以「不知道」回應。對於外在環境變動的不安、內在思考的困乏之下,生涯規劃變成了這世代年輕人們舉足輕重的議題。
生涯規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決定好了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一輩子的方向,會因此過得更幸福快樂嗎?顯然,人會變,環境也會,設定目標可以提供一個努力的方向和動力,但在這個世代,一個人的生涯目標或許是需要一些彈性的。徐嘉利老師也提醒:「人生規劃並不是在眾人的各種意見中,聽從「最好」的那個。」參考他人的經驗想法固然重要,而潛心探索自身興趣和價值觀所在,並努力培養基本能力,也都是年輕人們必須重視的課題,平衡「興趣」、「價值觀」和「能力」三者,並保持開放心態,便能更從容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不需過早把自己套在有限的生涯規劃框架中。
本次座談會也邀請到兩位已進入職場的第二代學長姊分享經驗。目前服務電子科技業的邱暐傑學長剛踏入職場那年,正好是政府執行「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第一年,過了幾年的工作經驗的累積,他和學弟妹分享他得出的人生「十大鐵則」:目標明確化、誠實、分享、冒險挑戰、100%參與、負責任、互助合作、有同理心、充滿熱情、承諾和決斷。他認為,這些原則不止可以應用在職涯發展上,在工作之餘邱暐傑學長也秉持這些原則,積極在拓展他的生活廣度。另位分享的第二代是使用者經驗研究員石如玉學姊,大學修習心理系的她,畢業之後追隨自己興趣轉往設計領域發展,而因著「使用者經驗」領域逐漸興起、受到廣大的重視,石如玉學姊便結合了兩項專業,研究如何為消費者帶來最佳互動經驗的商品設計。如何找出自己的甜點(sweet spot)?如同徐嘉利老師所說,「我的能力是在什麼事情上?」、「什麼事情可以使我愉快」都是職涯發展路上,不時提醒自己的問題,但石如玉學姊也提到,「別人願不願僱用我做這些事?」也是找到平衡點的要素之一。
本次座談會參與的第二代年紀最小的尚在就讀小學,已進入職場的也不在少數,生涯發展在人生任一時期都需不時反省修改,就如同清大彭明輝教授曾寫道:「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珍視人生價值和對自己承諾的堅持,或許我們就能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