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EMBA基金會陳智權董事長受邀參加臺大管院師長聯誼茶會,與謝明慧、陸洛、吳琮璠、盧秋玲、林修葳、陳思寬、林姿婷等老師分享多年產業經驗。
從事珠寶業長達二十年,陳智權董事長在業界所累積的經驗及故事,就如同他的珠寶作品一樣,豐盈飽滿。這些新奇又充滿文化差異的故事,讓平常在講台上滔滔不絕的教授們,變成認真的學生,臉上寫滿了興奮與期待。當董事長拿出自己的珠寶作品作為展示時,女性教授們討論更是熱烈,直呼「真的太耀眼了!」
與歐美國家相較之下,臺灣的珠寶業並沒有那麼悠久的歷史,想要經營出一番事業,就必須花時間、花功夫慢慢摸索。陳智權董事長在珠寶業「一摸索就是二十年,一轉眼就五十歲,因此也不敢換行業」。然而,做出了規模,又不好管理,一個疏忽,精細工業就會變成量大質粗的代工產業,「做這一行我是每天都在矛盾。」
因為主要客戶都在歐洲,經過長時間觀察,陳智權董事長對歐洲國家對文化根基的重視和人文厚度的傳承感到欣羨。他說,珠寶業是一個很特別的行業,要大量增加銷售非常困難,並不會因為有需求就能量產;市場也很難擴張,不是行銷就能產生需求。因此在產品設計上就要多花心思,讓附加價值高一點、差異化多一點,拉高技術門檻。然而臺灣的生產環境不習慣量少質精的生產模式,這樣的工業模式並不利於需要大量投入的珠寶業成長。他舉例:在歐洲,珠寶業是「店廠合一」,通常設計師店面的二樓就是工匠的工作室;然而臺灣的產業思考模式習慣把製造部份獨立出來,以工業區的模式營運,產生「文創工業化」的現象。「設計師和工匠要一條心,否則做出來的作品匠氣會太重。臺灣在傳統文化及人文傳承方面相對落後巴黎及歐洲國家一百年,我們如何要在短時間內追趕這個差距是每天都在努力的事。」
常與外國顧客做生意也讓他有說不完的有趣經驗及心得。如擁有悠久珠寶業歷史的猶太人本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誠信原則做交易;買賣雙方會以古老的握手方式結束交易,並以希伯來語互相祝賀:「祝您好運並發財!」這些原則及傳統延續至今,已成為全世界鑽石交易的固定習俗。陳智權董事長也因此得出心得:珠寶若要做得好,要有宗教信仰;自我克制很重要。另外,根據他的觀察,每個國家客戶的需求都不一樣。美國人喜愛買貴的作品;日本人則偏好小而美,要求的藝術性很高而特別。種種趣談讓師長聽得津津有味,引發的討論更是源源不絕;也為EMBA的師長上了一堂有趣充實的「課」,帶來不一樣的下午。